2024年12月7日下午,由教务处、学院联合举办的“财金大讲堂”在弘毅楼一楼学术报告厅开讲。华东师范大学万国威教授做了一场主题为“我国社会救助领域的大数据变革和数智化道路:来自16个省市的实证调查”的学术讲座。万教授以其在社会救助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经验,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关于社会救助数智化转型的前沿视角和深刻见解。
讲座伊始,万国威教授强调了在党的二十大以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任务。他指出,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低收入人口的兜底保障,以及如何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公共服务的优化来兜牢底线的重要性。
在探讨普遍难题时,万教授提到,国家要求对低收入人口的家庭风险进行精准识别、动态预警、妥善帮扶,但保障群体的扩大和流动性的增强对此构成了挑战。他强调,有效适应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利用数智化技术推进制度进步并破除一些制度痛点堵点,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万教授详细介绍了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包括低保、特困、支出型贫困、易返贫致贫等潜在对象的增加,以及异地救助的增多和致贫机理的复杂性。他通过实证调查数据,展示了数智化转型在救急、助困、济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讲座中,万教授还特别提到了需要密切关注的三类家庭:高债务家庭、照顾赤字家庭和城镇被保障家庭。他指出,这些家庭面临的问题,如家庭债务问题的化解、服务型救助与福利服务的显著增高,以及相对贫困比例未有根本性改善等,都是社会救助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万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数智化的定义,即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技加持下智能的分析和应用数据,依托多源流信息形成数据组网,通过观测人的行动的符号化特征值来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转型。
在案例经验总结部分,万教授分享了浙江平阳、山东德州/临邑等地的突破性进展,如“一库取单”社会政策全覆盖、自动排队与分级预警、手机终端的智能提醒功能等。他强调,这些实践为全国统合的家庭累积风险识别标准打下了基础。
最后,万教授讨论了数智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包括数智化在社会治理领域是资产还是风险,政府与民众的数字伦理边界,以及如何在非市场领域体现其交易价值等深层次机制问题。
万国威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鲜明,为皇冠正规娱乐平台的师生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讲座结束后,万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大家在社会救助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毛慧琼/文 宁艳岩/审核)